我國人口出生率首次跌破1%,對你的退休金影響有多大?
發布日期:
2021-11-24 16:10:07
中國人口已經站在了零增長的門檻上。
最新發布的《中國統計年鑒2021》顯示,2020年全國人口出生率為8.52‰,創43年來新低。這一年里,凈增人口(出生人口-死亡人口)僅204萬,不到2019年的一半、2018年的4成。
“基本上可以判斷,中國人口絕對意義上的零增長,也就是近一兩年的事兒,在那之后,中國人口就會轉成負增長,”中國人口學會副會長原新教授向八點健聞表示。
最近十多年來,我國人口增長速度極其緩慢,放開二胎后,出生率只上漲了一年,接下來的4年卻連續下跌。
2021年5月,三孩政策來了。除此之外,今年的學區房整治、限制高房價和教育“雙減”政策,也都被認為是“提升生育意愿而祭出的大殺招”。
這一系列組合拳之下,我國的人口形勢能否逆轉呢?目前來看并不樂觀。
經濟學家任澤平新近發布的一份萬人調查結果顯示,只有10%的人愿意生三胎以上,與此同時,近25%的人一個孩子都不愿生。
我們的鄰居日本,從1990年開始的“少子化”對策提出到現在,政府催生已經有30年了,陸續推出了一系列舉措:39歲前結婚有補助,治療不孕不育可以申請補貼,每生一個孩子獎勵42萬日元...... 然而2020年,日本的出生率又下滑了2.9%,創歷史新低。
逆轉出生率已經成為世界性難題,聯合國人口司公布的2018年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數據中,約一半國家和地區都面臨著低生育率和低出生率帶來的挑戰。很多國家都出臺了各種政策刺激生育欲望,但幾乎都收效甚微。
人口出生率的斷崖式下降,疊加人均壽命不斷延長,進一步加劇了人口老齡化,不僅會導致經濟發展乏力,對我們的退休金也有非常大的影響:
1.領退休金的時間可能會比預期更晚。
2.退休金的數額可能會比想象中更少。
我國采用的是現收現付的養老金制度,簡單來說就是,我們現在交的社保為上一代人支付退休金,將來靠下一代人交的社保用來支付我們的退休金。
隨著繳納社保的勞動力越來越少,而領取退休金的老年人口越來越多,依靠代際轉移維持運轉的國家養老金系統將面臨極大的兌付壓力。
根據聯合國的數據,我國的人口結構正在逐漸向倒金字塔結構轉變。到2050年左右,差不多每1.2個年輕人就要負擔一個老人的退休金。
延遲退休已經勢在必行。
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鄭秉文稱:如果不延遲退休,社保養老金將在2028年首次出現赤字,此后用基金余額來填補赤字,基金余額減少到0的時間將是2035年。
但即便實施了延遲退休,第一個時間點也只是從2028年推遲到2034年,第二個時點不過從2035年推遲到2042年而已。
如果人口出生率沒有大逆轉,人口結構沒有巨大的調整,社保養老金系統面臨的問題只是被延后,并沒有徹底得到解決。
這意味著,將來退休年齡還有進一步延遲的可能。
在全球范圍內,不乏這樣的例子。
比如日本,1998年將法定退休年齡從55歲提高到了60歲,2013年時又再度提高到了65歲。今年4月開始實施的一項法律修訂案,已經呼吁企業允許員工工作到70歲。
再比如英國,2010年前的法定退休年齡是男性65歲、女性60歲。2010年至2018年,女性年齡上調為65歲,與男性持平;2020年男性和女性年齡均增至66歲;2026至2028年期間,還要提高到67歲。
從目前的人口形勢來看,我國的80后90后未來什么時候退休,也是未知數。
除此之外,退休金的替代率也大概率會進一步下降。